走近“春天的事业”:坚持弱有所扶 促残疾人全面发展共同富裕
一起向未来 | 走近“春天的事业”:坚持弱有所扶 促残疾人全面发展共同富裕 央视网消息:回顾过去,中国在冬残奥会上奖牌从无到有,充分见证了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进步。去年7月,《“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发布以来,各地各部门出台多项措施,从帮扶城乡残疾人就业创业、提升残疾人教育质量等多方面发力,积极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在即,来自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的“90后”女孩杨淑亭将作为火炬手参加火炬传递活动,这两天,她正在北京为火炬传递做着准备。 杨淑亭:能以这样的方式作为残疾人代表参与到冬残奥会中,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希望每一位运动员都能够享受冰雪运动的快乐,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2011年,杨淑亭因为车祸导致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通过做电商客服、开网店等方式重新拥抱生活。2016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杨淑亭创办了公司,优先安排贫困群众、残疾人就业,带动了当地1300多困难群众和残疾人稳定增收致富。 杨淑亭:总书记曾经说过,残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为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我想落实总书记的指示最有力的行动就是投身到乡村振兴中去,如今,我们在城步县也建成了4个乡村振兴车间,接下来争取能为家乡的乡亲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一年多来,各地通过推动涉残企业安置更多残疾人就业、加大残疾人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等方式全力推进残疾人多元化就业体系建设。2021年10月27日,中组部、中央编办、人社部等五部门共同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明确相关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要为残疾人参加招录(聘)考试提供合理便利等;在四川,省残疾人服务中心联动120多家单位成立全国首个省级助残公益联盟,今年将推动全省每个县(市、区)建立一所辅助性就业机构,重点帮助精神、智力和重度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